9月26日上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网文粤动”2025年广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座谈会暨重点作家作品交流会在广东文学馆举行。这是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出席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定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文学基金会监事马季,喜马拉雅喜豹传奇合伙人、总编辑杨阿里,阅文集团现实题材主编林潍克股票市场配资,河北省作协研究员、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于忠辉(桫椤),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上海网络作协副会长张永禄,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吴长青,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肖雯等8位专家参与交流研讨。会议由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松延主持。
向欣在讲话中表示,网络文学是文学百花园里生机勃发、葳蕤生香的新形态。广东历来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重镇,是网络文学工作的弄潮儿、先行者,广东省作协曾在国内率先创办网络文学评论杂志、在国内省一级作协中率先与网站和学术机构签订网络文学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将网络文学纳入省级权威文学评奖范畴、在国内较早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等,积极探索网络文学“广东方案”。近年来,省作协大力扶持“广东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项目”,努力建构网络文学的审美标准、评价体系,将网络文学纳入文学创作职称评审范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丰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头持续延展,网文出海的路径和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理论评论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作家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
向欣指出,未来已来,我们要网聚各路文学好手,以高歌猛进的态势推动新时代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一要心怀家国,激荡奋进新征程的网络正能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正能量这一永恒的“流量密码”,善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品格,既描绘宏伟壮阔的家国梦,也记录具体而微的个人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通过指尖抵达心田,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二要脚踏大地,锤炼中国式现代化的网络大手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赤诚之心练就真本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大力推进文学形式、风格、流派的充分发展,实现体裁、题材、主题的极大丰富。要接地气、增底气、长灵气,善于从人间烟火中挖掘诗情画意,从改革实践中聆听铿锵足音,不断优化题材结构,提高现实题材作品占比,打造跟上时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三要仰望星空,领潮文化新三样的网络新赛道。要有贯通古今的能力、融通中外的视野,有力争一流的抱负、勇攀高峰的自信,在世界性视野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借助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灵动活泼的网络文学作品,以“破圈”又“跨界”、“出海”又“出彩”的主动作为,不断提升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美誉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文学新赛道领潮争先,当好新时代的文学使者和文化先锋。
陈定家就“岭南烟火气与新时代叙事的交响——广东省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研讨,他深入分析广东省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基于地域优势形成的多元题材生态,如都市行业、大湾区融合及乡村振兴等典型叙事类型,并结合具体作家作品指出当前存在“现实表达浅表化”“史诗性不足”及“在地性薄弱”等核心问题。提出应从理念升维、方法创新和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推动创作向“新现实主义”深化,以更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形成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广东经验”。
马季认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核心是“以现实为骨,以网络为翼”,既要扎根生活,用真实细节与真诚情感打动读者,也要突破套路,运用互联网千变万化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创新视角与时代精神赋予作品深度,最终实现“记录时代、抚慰人心、传递力量”的创作价值,让网络文学不仅是“爽文”,更是反映社会、映照人性的一面镜子。
杨阿里指出,网文IP转化存在“影音文、海陆空”的联动效应。从网文到有声,再到影视、短剧,各形态一脉相承、相互赋能、彼此导流,共同构建起多元协同的产业生态。如今,网文产业不再是单一形态的创作与传播,而已形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这既让网文IP的生命力得以持续延展,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林潍克围绕“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生态”阐述观点。他表示,现实题材网络作家的行业视野和生活阅历,以及他们对时代、社会的深入观察极大推动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转化,作品的价值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不断进行题材探索与创新,比如结合科技、“高概念”、悬疑等元素,争取下游版权市场的认可,通过实体出版和影视授权等,进一步放大作品的价值。未来阅文集团在题材引导和作品孵化等环节将继续努力推动生产出更多好作品。
于忠辉(桫椤)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区域,其地理空间和人文精神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丰沃的创作土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湾区叙事”。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地域特质和时代内涵,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由此形成的叙事范式不仅通过文学想象重构了大湾区的文化记忆,更在全球化语境中探索着中国现代化经验的文学表达路径。
张永禄把现实题材创作比作网络文学创作上的“皇冠”,也是创作难度上的“高峰”。他指出,需要在作家审美个性、文化话语权与文化市场三者之间做好协调,这既考验智慧,也需要时间。要使现实题材融入网络文学语境,树立包容性、生产性的文学观。
吴长青认为,近几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一方面呼应了新时代的文化关切,将目光聚焦人民群众在伟大变革中的扛鼎精神,另一方面,以一种民间视野对宏大主题进行切割式的定格投射,发掘了一批在重点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同时也塑造了个性化的网络文学人物群像。
肖雯指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发展要强化精品引领,加强网络作家的文学教育工作。好作品的维护与扶持至关重要,这需要作者、平台、作协以及出版社等多方合力,不断总结发展经验,并转化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内生经验。
会上,广东省网络作协副主席荆洚晓介绍了广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基本情况。冰可人、易广永、李慕江、步枪、小树等广东网络作家结合个人创作依次发言。与会人员就广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展开讨论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现场,积极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探索创新,以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文学新篇章。
出席会议的还有格格巫、无意归、煜素、青苔和雪、火少、香吉士、黑白狐狸、刘汽水、傅九、汐如玄月、聆陈、池沁洋、舍曼、寒门、冰瑟等广东网络作家代表股票市场配资,新疆作家代表,广东省作协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50余人。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